和大师的们的思想碰撞 登录 注册
加入支持让我们有继续维护的动力!会员畅享查看所有预告 立即购买

上海交通大学李军教授:数字化凝固—从凝固过程多尺度建模到基于机器学习的实时仿真


来源:
学校官网

收录时间:
2025-10-18 15:45:56

时间:
2025-09-19 15:00:00

地点:
机械工程学院19号楼201会议室

报告人:
李军

学校:
-/-

关键词:
digital solidification, multi-scale modeling, machine learning, real-time simulation, heat and mass transfer,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defect formation, intelligent control

简介:
金属凝固过程由复杂传输主导具有非完全随机性,导致凝固过程缺陷难控,且该过程高温、不可视难以定量表征,因此对其进行数字化预测进而设计和调控意义重大。本研究以镍基高温合金定向凝固、激光粉末床熔融(LPBF)等凝固过程为对象,采用有限体积方法建立了该类凝固过程的多物理场传热传质、微观组织演变的多相流数值模型实现了此类凝固过程的复现,进而探究多物理场与凝固组织的相互作用机制,揭示雀斑、小角度晶界等凝固缺陷的形成机理。针对数值模拟“预测精度”与“计算效率”相互制约的本征矛盾,采用机器学习与数值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凝固实时仿真方法,结合连续铸造案例,实现了连铸过程温度场的快速预测,并进一步实现了以凝固终点位置为衡量基准的二冷区水冷强度调整的快速决策,为连续铸造等冶金过程的智能化自适应调控提供新的思路。

-/- 14
报告介绍:
报告以镍基高温合金定向凝固、激光粉末床熔融(LPBF)等凝固过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多物理场与微观组织演变的数值模型,实现对凝固过程的数字化复现,并结合机器学习方法突破传统模拟在计算效率与精度之间的矛盾,发展可用于实际冶金过程的实时仿真与智能调控技术。
报告人介绍:
李军,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博导,入选教育部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现任先进材料与凝固研究所支部书记/副所长,兼任上海市金属学会理事、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凝固科学与技术分会理事、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理事。长期从事金属凝固数字化预测与智能调控研究,在《Nat. Commun.》、《Acta Mater.》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近100篇,承担了国家自然基金(“叶企孙”联合重点、区域联合重点、面上、青年)、上海市“探索者计划”等研究项目与课题30余项;担任《JMST》《IJMMM》《MGE Adv.》《JISRI》《金属学报》《中国有色金属学报》等期刊青年编委。

购买下会员支持下吧...用爱发电已经很久了 立即购买

更多讲座报告

邮件提醒 短信提醒

本文节选自学校官网,仅提供聚合查看,所有立场、观点等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