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师的们的思想碰撞 登录 注册
加入支持让我们有继续维护的动力!会员畅享查看所有预告 立即购买

姚宏斌: 新型氯化物固体电解质及其全固态锂电池


来源:
学校官网

收录时间:
2024-12-04 11:15:16

时间:
2024-12-05 15:30:00

地点:
材料楼601会议室

报告人:
姚宏斌 教授

学校:
-/-

关键词:
chloride solid electrolyte, all-solid-state lithium battery, ion conductivity, rare earth ions, amorphous electrolyte

简介:
以金属氯化物多面体结构基元搭建起来的框架结构,具备容纳离子传导的能力,同时还展现出晶格软、抗氧化能力强以及易变形等特点,非常适合于固态电解质材料。我们课题组近年来发展了系列氯化物固态电解质,从氯离子堆积特征出发,分析了近年来报道的氯化物电解质材料,发现氯离子紧密堆积模式是限制其离子电导率的关键之一。因此,我们基于离子半径大、电负性低的镧系稀土阳离子与氯离子配位形成独特的九配位三冒三棱柱结构单元,构建了非紧密氯离子堆积框架结构,开发了全新的固态电解质体系,获得了室温锂离子电导率大于3 mS cm-1且与锂金属界面兼容的氯化物固态电解质,实现了全固态锂金属电池构建。此外,我们还开发了无定形的氯化物电解质材料,由于其天然的非密堆积模式,展现出高的室温锂离子电导率(> 6 mS cm-1)。

-/- 10
报告介绍:
以金属氯化物多面体结构基元搭建起来的框架结构,具备容纳离子传导的能力,同时还展现出晶格软、抗氧化能力强以及易变形等特点,非常适合于固态电解质材料。我们课题组近年来发展了系列氯化物固态电解质,从氯离子堆积特征出发,分析了近年来报道的氯化物电解质材料,发现氯离子紧密堆积模式是限制其离子电导率的关键之一。因此,我们基于离子半径大、电负性低的镧系稀土阳离子与氯离子配位形成独特的九配位三冒三棱柱结构单元,构建了非紧密氯离子堆积框架结构,开发了全新的固态电解质体系,获得了室温锂离子电导率大于3 mS cm-1且与锂金属界面兼容的氯化物固态电解质,实现了全固态锂金属电池构建。此外,我们还开发了无定形的氯化物电解质材料,由于其天然的非密堆积模式,展现出高的室温锂离子电导率(> 6 mS cm-1)。
报告人介绍:
姚宏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用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02-2006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2006-2011年合肥微尺度国家实验室博士,师从俞书宏院士,2012-2015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后,合作导师崔屹院士。2015年7月入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工作至今。研究工作集中在高效金属卤化物发光二极管器件以及新型固态锂金属电池方向。

更多讲座报告

邮件提醒 短信提醒

本文节选自学校官网,仅提供聚合查看,所有立场、观点等不代表本站立场。